No | 漢字 | 台羅 | 音類 | 吳守禮注音 | 平水韻注音 | 等.洪細 | 平水韻 | 反切下字韻 |
3133 | 呂 | lu6 | 通 | 上聲六語 | 上聲六語 | |||
《唐韻》力(lik8)舉(ku2)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兩(liong6)舉(ku2)切,音旅( lu6 )。《說文》脊骨也,象形。昔太嶽爲禹心呂之臣,故封呂侯。《書·呂𠛬》惟呂命。《傳》言呂侯見命爲卿。《鄭語》南有荊蠻申呂。《註》申呂,薑姓。《後漢·郡國志》汝南郡新蔡有大呂亭。《註》故呂侯國。 又《史記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周呂侯,以呂後兄初起,以客從入漢爲侯。《註》周及呂皆國名。濟隂有呂都縣。見《前漢·地理志》。 又縣名,屬楚國。亦見《前漢·地理志》。 又姓。《廣韻》太嶽封呂侯,後因爲氏。 又六呂,隂律也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奏黃鐘,歌大呂,奏姑洗,歌南呂,奏夷則,歌小呂。《註》小呂一名中呂。又《大師》隂聲,大呂應鐘,南呂函鐘,小呂夾鐘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隂六爲呂,呂以旅陽宣氣。又大呂,旅也,言隂大旅助黃鐘宣氣,而牙物也。 又鐘名。《戰國策》大呂𨻰于元英,故鼎反乎磨室。《註》大呂,齊鐘名。《晏子·諫篇》景公泰呂成。《史記·平原君傳》使趙重於九鼎大呂。《註》正義曰:大呂,周廟大鐘。 又《揚子·方言》矤呂,長也,東齊曰矤,宋魯曰呂。 又《逸周書》擊之以輕呂。《註》劒名。 | ||||||||
3134 | 呂 | lu7 | 白 | |||||
應為 lu6 彙音寶鑑誤為 lu7 致使俗稱 lu7 | ||||||||
3135 | 呂 | li7 | 白2 | |||||
3136 | 呂 | li2 | 白3 | |||||
1.【查漢字】 - 於"單箇漢字"欄輸入漢字後+
2.【切音輔助】 - 將反切上下字音韻拼音標出,再以簡便之
3.【文章轉拼音】 - 將唐詩古文文章考貝貼入即可轉出: 文讀音、
台語白話音、上古音等之「台羅拼音」與
「吳守禮台文注音」, 與該漢字各音韻之字義。
【漢文拼音反切法】即可知該漢字音韻。
台語白話音、上古音。
4.【編稿注音】 - 為詩詞文章注音(「台羅拼音」兼「ㄅㄆㄇ式注音」)與輸出圖檔